2022年11月29日晚7点,厦门大学副教授魏磊杰应我院刘磊副教授邀请,在线上开展主题为“客观理解新时代民法典编纂的三重维度”的光华讲坛。本次讲座由必赢242net赖虹宇副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民商必赢242net张建文教授、我院辜明安教授、张芸副教授参与会谈。
本次讲座分为两个环节:魏磊杰老师讲解及与会者恳谈。魏磊杰老师在讲座伊始介绍了民法典编纂的沉浮,提出要从政治社会层面探究民法典的编纂,并讲述习惯在东西方民法典中地位差异的成因。接着魏磊杰老师从三个基本维度来谈如何客观地理解中国民法典的整体特质,以及民法典与新时代国家治理路径移转之间的内在关联。
首先,魏磊杰老师介绍了民法典的先进性与保守性之争。通过引入多位民法学家对民法典编纂的态度,魏磊杰老师提出民法典的确存在先进性,但无法否认整体上更多地呈现保守性之现实,为何有学者仍然得出乐观判断的问题。随后魏磊杰老师给出了两个原因,接着又对民法典编纂具有保守性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
其次,魏磊杰老师以“西法”与“中习”之间如何对接为核心问题讲述了民法典的西方化与本土化之争。魏磊杰老师提出中法史学者需要更新“何以本土化”和“何谓习惯”两个层面的认知,民法学者需要具备渐进法典化的意识和渐进确立民法学主体性的意识的观点并介绍了中国民法学本土化的理想演进路径。
最后,魏磊杰老师介绍了民法典的政治性与去政治性之争,并解释了其历史成因。
魏磊杰老师讲完后,张建文老师、辜明安老师、张芸老师依次与谈。张建文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政治社会学可能存在两个陷阱并肯定了民法典的创新性。辜明安老师就民法典的先进性与保守性问题进行点评,呼吁学者应当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不同学科的学者应当进行合作。张芸老师以德国民法典为基础提出相应见解。随后,魏磊杰老师作出回应。最后,赖虹宇老师也谈论了自己的思考。
本次讲座同学们参与度极高,魏磊杰老师通过三个基本维度向同学们讲述了民法典的整体特质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使得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身为法律人,要树立起权利意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何绢,图/何绢
2022年11月29日